那年的今天去逛重慶的知名景區磁器口,在那吃了早餐。磁器口是重慶市主城區的一個古鎮,也是一個明清以來嘉陵江畔的一個重要碼頭,位於抗戰時期的學術重鎮,更是重慶文化重鎮的沙坪壩區,瓊瑤小說《幾度夕陽紅》中其中一個主軸,就是在抗戰時期的沙坪壩區。
那天先吃了碗豆花飯,也就是一碗清水豆花加一碗麻辣蘸醬配飯。宿醉來上一份,爽滑鮮香又麻辣開胃。吃完之後,走著走著,被鍋魁的香味吸引,便湊上攤前,琢磨著要吃哪種口味。鍋魁可不是鍋盔,雖然都是麵食,但後者是陜西小吃,所謂陝西八大怪之一的「鍋盔像鍋蓋」,指的就是它。這一怪可說是大型槓子頭,雖然種類繁多,造型各異,但總之就是耐嚼耐飢,且久放不壞。
四川的鍋魁則是外酥內軟,鬆脆化渣。我點了份麻辣牛肉鍋魁,現打現煎現吃,咬下口酥如脆餅,再一口勁道綿軟,而麻辣牛肉則分布於麵餅肌理之中,襯托著回甜的麵香。
但也許下個攤子,才是我那天在磁器口最難忘的。因為不好意思太靠近拍,所以照片有些模糊。招牌上面寫著是賣烤鴨腸的,但在烤鴨腸上還寫著一排小字:「舌尖上的中國『差點兒』推薦」。